2021年5月18日下午,深圳市龍崗區第二屆人民滿意調解員頒獎活動暨“社區品牌調解室”建設推進會舉行,來自全區人民調解戰線的一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受到集體表彰。深圳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市律師行業黨委專職書記曹海雷,龍崗區副區長黃惠波參加活動。平湖街道上木古社區黃綺雯被評選為第二屆人民調解專家并作了發言,就推進“社區品牌調解室”建設進行了經驗總結。
推進社區品牌調解室建設,全面打造人民群眾心中“做得好、信得過、叫得響”的人民調解工作品牌,是區委區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解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矛盾的一項創新舉措。
在龍崗區司法局和平湖街道黨工委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下,上木古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結合實際,以黨建為引領,提升“綺雯陽光調解室”建設,取得了良好效果。社區群眾對“綺雯陽光調解室”的評價是“室如其名,充滿陽光,掃除陰霾,暖入人心”。
聚內力,樹立黨員先鋒調解室形象
上木古社區區位特殊,周邊交通發達,外來人口多,三小場所多,以勞動密集型企業及電商為主。新業態、新形勢下,不同群體利益訴求日益多元,特別是勞資糾紛多發高發,矛盾調處工作形勢嚴峻。面對困難,關鍵時刻,黨員必須沖在前,結合社區矛盾糾紛的形勢,黃綺雯發動調解室的黨員組成黨員調解小組,整合黨代表、黨員志愿者、紅色普法宣傳隊,排、防、調施策,多元綜合發力,著力化解勞資糾紛,取得良好效果。針對疫情防控期間,易發勞資糾紛,黨員調解小組定期走訪企業,了解用工情況,排查勞資糾紛隱患。梳理共享普法讀本,強化向企業及務工人員普法宣傳,最大可能把苗頭性問題消滅在萌芽階段。集中力量,化解矛盾糾紛,臨近春節,轄區一家企業突發群體性討薪糾紛,黃綺雯和工作室的黨員、紅色普法宣傳隊反復勸說調處,通過長達10多小時的磨嘴皮,在翌日凌晨3點促使當事雙方簽訂調解協議書,得到群眾的好評。
借外力,延伸調解工作室的內涵
聯合黨代表工作室、領導干部駐點工作,架起黨群間“連心橋”,讓調解室成為一個聯系群眾,傾聽民聲,解決民困的橋梁紐帶。引進勞動爭議調解、公共法律服務、社區心理服務,實現群眾接待、爭議調解、法律宣講、心理輔導等融合,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今年初,外來務工人員顏女士晨運,被狗從后面撞倒,導致腰關節骨折以及頸椎錯位壓迫神經。城管部門多次排查無法確認狗主。因無力支付醫藥費,家屬曾一度把傷者抬至街道辦上訪。受理此案后,黃綺雯三次到醫院探望顏某,向民政部門為其申請援助金,幫助病人解決燃眉之需,促進糾紛最終圓滿化解。從該起糾紛的起因及后續調解面對諸多困境,黃綺雯發現了社區民生熱點痛點問題,通過黨代表向上級部門反映,及時開展流浪狗專項整治行動,加大文明養犬的宣傳力度,辦好群眾家門口的急事難事。
練內功,建設紅色調解文化陣地
建設黨建文化墻,通過黨員“亮身份”、黨代表幫扶活動、處級領導干部 我當調解員”活動圖片,展現黨員扎根基層,踐行宗旨的風采。張貼社區黨委和全體黨員開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圖片,以及勵志的明信片和當事人的感言,為嚴肅的調解室營造了陽光溫暖、溫馨美好的氛圍。放置黨史、法律、心理、調解的書籍和報刊,供當事人和群眾借閱,定期組織開展宣傳講座、免費法律咨詢、心理輔導等,營造紅色的調解文化氛圍。
開展社區品牌調解室建設,不僅完善了基層大調解組織網絡,更是提升了基層人民調解工作質量水平。成立品牌調解室后,倒逼黃綺雯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促使黃綺雯在工作中更加積極主動。以黨建引領提升品牌調解室建設后,實現了“小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的社會治理目標,使上木古社區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