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7日深圳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在市衛健委的統一安排下,暨南大學附屬深圳華僑醫院迅速組織醫療隊,奔赴龍崗各街道、社區、工廠開展大規模的核酸采集工作。在這場抗擊疫情攻堅戰中,300多名醫護人員從醫院病房到社區防控一線,為了人民群眾的健康,他們在各自崗位上堅守,勇敢逆行,踐行醫者的初心與承諾;他們堅守一線、服務社區,助力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他們用擔當與奉獻,為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作出生動詮釋。
馬不停蹄赴一線,晝夜不息不停歇
坤宜福苑、熙璟城、鳳凰城,再到平湖社區工作站、開田工業園、富民工業區、坂田社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華醫的身影。1月7日以來,深圳華僑醫院泌尿外科行政主任臧曉青就一直忙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指揮安排醫療隊成員采集核酸樣本的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醫者的責任與擔當。
"我是主任,必須上!"1月7日,臧曉青在工作群里看到醫院招募醫護人員上一線采集核酸的通知,她沒有絲毫猶豫,第一時間向負責此次抗疫工作的總指揮丁軍總監打電話,報名參加核酸采集工作??紤]到臧曉青有著豐富的團隊管理經驗,丁總監指定她為醫療隊的總領隊,負責每天的人員調度、人員安全、物資派送和社區聯絡工作。
當日醫療隊在平湖街道熙璟城小區采集核酸樣本,因疫情突發,前來采集核酸的群眾特別多,隊伍像一條長龍,臧曉青帶領隊員一直工作到凌晨三點,直到人群完全散去才回到醫院。
"作為一名醫護人員,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就是我們的責任。"臧曉青說。
1月10日傍晚,龍崗區衛健局向深圳華僑醫院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送來了紅彤彤的一面錦旗,感謝醫護人員的辛勤付出,錦旗上"并肩作戰同心抗疫,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大字分外耀眼。
"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下戰場"
1月11日,醫院再次接到市衛健委為期一周駐地采集核酸工作的通知,臧曉青繼續帶領醫療隊連續輾轉各個社區,從凌晨到深夜,他們不辭辛勞,為居民采集核酸樣本。一進社區,臧曉青和隊友們便馬上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分發防護服、人員分組、登記采集信息……多日的忙碌奔波,臧曉青早已顧不上休息,家中年邁的母親也只能委托同事幫忙照顧,心中裝著滿滿的工作任務。
工作中,隊員們不能喝水,時間一長,嗓子便干澀難受,但他們還是有條不紊地向被采樣人員說著:"‘您好,請張嘴’。"一天,二天,三天……這些采樣的步驟早已形成了肌肉記憶。臧曉青說,每次采樣的時候只想著和隊友們快些,穩些,早些采樣完。
1月13日清晨,為更快地完成核酸采集任務,臧曉青到平湖工作站分發醫療防護物資時,不小心被貨物絆倒,膝蓋嚴重摔傷,劇烈的疼痛讓她直接跌坐在地上,院領導得知后立即安排人員準備進入駐地替換臧曉青,讓她回家休息,但臧曉青說:"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下戰場。如果我臨時離開,工作統籌將重新交接,流程對接要重新熟悉,這樣會延誤整個核采工作的進度,我還能再堅持!"就這樣,臧曉青忍著疼痛,繼續堅守在崗位上,一直忙到深夜十一點多才回到駐地休息。
現場來做核酸檢測的居民問她為何帶傷堅持工作,臧曉青的回答樸實而堅定:"我只是千千萬萬醫護工作者中的一員。作為華僑醫院中的一份子,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