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控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2月18日,記者從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獲悉,該院相關經驗做法已登上世界頂級醫學期刊并在湖北推廣,有望被推廣應用到全國乃至國際抗疫一線。
日前,廣東二院陳雪姣、黎國威教授等關于如何防控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的論文“Initiation of a new infection control system for the 2019-nCoV outbreak”,被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收錄。這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國首篇從醫院管理制度方向來探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SCI文章。
論文指出,為了更好地防控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廣東二院建立了感染控制觀察員制度。感染控制觀察員由感染控制經驗豐富的專職人員擔任,有9項工作職責,包括協助醫療隊員穿脫防護用品,為下班人員的衣服、鞋子噴灑消毒劑,監測、收集隊員發生職業暴露的情況,管理發放消毒物資等。感染控制觀察員經過專業培訓和考核,熟悉負壓病區感染防控要求,可以實時監控并糾正不規范的動作,疏導精神壓力,降低醫務人員發生感染的風險,是醫務人員的堅實后盾。感染控制觀察員制度的實行,大大增加了一線醫務人員打贏這場戰役的信心。
該文章的作者是陳雪姣、田軍章、李觀明和黎國威。2月18日,文章的通訊作者黎國威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控制醫院感染對于醫護人員和負壓隔離病房的患者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在湖北抗疫一線,這套院感防護建議已經被廣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指揮部及江漢方艙醫院指揮部采納并開始正式實施,成為整個方艙醫院的院感防護制度和全國9支支援方艙醫院的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標配。醫護人員進入方艙醫院均有一套嚴格的防護程序,一個步驟順序錯了,就有可能造成感染。觀察員需要在負壓病區監控室坐班,幫醫護人員嚴格把關,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當日,文章第一作者陳雪姣博士告訴記者,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負壓病區是最危險的一線。醫護人員為患者做治療,在他們頭頂,還有一雙觀察員的“天眼”在緊盯著他們,能幫助他們避免因職業暴露而感染。醫護人員在穿防護用品和脫防護用品的每一個步驟,觀察員都在監控著,一旦有錯,及時糾正。
據了解,刊登該論文的雜志是世界頂級醫學期刊,該雜志執行主編認為,感染控制觀察員制度的創設,能有效控制醫務人員發生院內感染的風險,在全球范圍的傳染病防控中具有借鑒意義。